廉潔,乃德行之高標,為政之善本。自歷史長河溯源,朝代之更迭、社稷之隆替,皆與廉潔之風氣相牽連。廉潔之風暢行,則政通人和,百業俱興;若貪腐之氣蔓延,必致民生凋敝,國運維艱。
廉潔之士,其心若朗星,其性如勁竹。位高而不矜,處下而不餒。富而不奢,貧而不移。不憑權位以營私,不因財帛而棄義。心懷敞亮,行事端方。
稽考往昔,春秋有子罕,守廉正而辭寶玉,“子罕弗受玉”之佳話傳頌千載;東漢楊震,暮夜堅拒故人金賄,“四知”之德,光照汗青;明代年富,為官清介,正氣盈身。于謙以詩明志:“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忠肝義膽,浩氣沖天。古之良吏包拯,公廉執法,剛正無畏,權貴斂容,私情難入,英名赫赫傳后世;海瑞剛直,諍言直諫,雖處濁世,操守彌堅,粗食敝衣,唯念蒼生,清風兩袖朝天去。此皆為后世之楷模,其嘉行懿德,熠熠生輝,令人敬仰。
當世亦不乏廉者。谷文昌于東山縣,率民植林治沙,清廉自守,艱苦樸素,黎庶咸戴;楊善洲辭謝優渥,歸耕大亮山,廿二載播綠,捐億值林場于國,高風亮節;牛玉儒兢兢于事,廉明清正,解民倒懸,人稱“草原孺子牛”;焦裕祿盡瘁蘭考,治沙惠民,自律謹嚴,精神不朽;孔繁森兩度援藏,福澤藏胞,廉正奉公,立時代之豐碑。他們用行動詮釋著廉潔的真諦,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為人民謀幸福,為國家謀發展,成為新時代的脊梁。
然亦有貪墨之徒,溺于財貨,惑于權勢,初心盡棄,使命皆忘。弄權中飽私囊,蠹政而失民心,終至聲名狼藉,為眾矢之地,受國法嚴懲。如近年來落馬之高官,位高權重卻迷失自我,以權謀私,大肆斂財,給黨和國家造成巨大損失,也讓自己淪為階下囚,為家族蒙羞,更為歷史所唾棄。
吾輩當效古賢之風范,慕今英之高行。崇儉戒奢,養性修身,不為物欲蔽目;奉公循法,矢志為民,豈因私利移志。于日常學習、工作與生活中,時刻以廉潔自律為繩墨,規范自身言行。于利誘之前,當思貪欲之害,懷律己之心,守清正之道。冀廉潔之風化行于世,浩氣之節長駐人間。唯有如此,方能使個人之品德得以升華,家庭之幸福得以保障,社會之和諧得以促進,國家之昌盛得以維系。讓我們攜手共進,傳承廉潔之美德,共筑風清氣正之美好未來。(設備檢修中心 雷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