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動力能源中心電氣車間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緊密圍繞公司22660安全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安全長效機制。
深化體系建設,筑牢生產基礎
電氣車間始終把安全生產作為工作重點,堅持“雙重預防機制”落地執行。根據設備設施及作業活動清單進行風險等級劃分,形成車間、工段、班組三級檢查體系,分級管控、分類管控,實現作業活動的縱向管理;依據“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低壓配電系統設計規范”“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規范現場管控,減少物的不安全狀態,通過標準及規范的學習切實落實全員知規、學規、懂規、用規、守規。
強化班組管控,確保作業安全
為避免生產安全事故發生,電氣車間以班組為單元,全面梳理本區域、本崗位所有的常規作業18項、非常規作業9項,建立車間作業活動清單,開展危險等級辨識,判定風險等級,明確管控責任人級別和管控責任人進行分級管控。要求在作業活動前,作業負責人、安全負責人和作業執行人必須共同到現場,根據作業活動現場情況和參與人員確定作業方案和相應的安全措施及應急預案,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和安全確認,同時在作業期間不定期檢查各級管控人員現場履職情況,嚴查人員“三違”行為,最大限度地減少非常規作業中因人的不安全行為與安全防范措施制定、落實不到位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狠抓隱患治理,固化安全機制
根據電氣設備負載特性、劣化趨勢分析,分類開展日常檢查,周綜合巡檢,根據季節情況開展專項檢查,有計劃的開展設備設施、安全隱患、基礎管理、消防、現場6S專項檢查,季節性專項檢查等工作。同時以周、月為單位對匯總的隱患類型進行分析,對重復項、重點項進行梳理,制定下階段管控措施及整改計劃,達到逐步減少現場隱患的目的。
夯實安全體系,完善應急短板
針對電氣作業的特殊性,成立了以班組為單位的風險識別與評價小組,各班組通過不同角度,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對作業環境中的危害因素進行全面辨識,評價、制定相對應的控制與預防措施,并分層級進行教育培訓,使員工對危害因素識別和風險控制有了更全面的認識?,F場持續跟蹤落實,對作業過程中的危險因素辨識進行專項檢查,落實安全措施,強化安全標準化。該車間通過對安全事故進行學習、討論,總結分析,形成集事故預防措施的落實,應急救援器材使用,安全急救三位一體的安全管理體系。(動力能源中心 劉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