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燒結廠緊緊圍繞公司“22660”安全管理思路,秉承“抓體系、夯責任,強基礎、溯根源,轉觀念、促落實”原則,以“安全生產月”與“安全生產萬里行”為抓手,不斷優化安全管控體系,強化作業管理,進一步夯實安全管理基礎。
強機制、抓基礎,助力系統化安全管理
“我們要將基礎管理作為安全管理的驅動,以安全生產管控體系落地為核心,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將安全管理指揮棒牢牢抓在手里。”公司黨委委員、燒結廠黨委書記、廠長韋勝利在月度生產安全例會上強調。
近年來,燒結廠以“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為重點,全面開展崗位風險辨識,不斷提升各級人員風險辨識能力。一方面,將風險隱患排查作為確保崗位人員安全的切入點,重新修訂《燒結廠隱患排查獎勵辦法》,每月各車間開展隱患排查評比,針對于排名發現隱患較多的個人進行專項獎勵,不斷激發員工隱患排查參與度,基層一線員工的隱患排查治理能力得到明顯提升。另一方面,將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要素的管理條件和充分條件相結合進行梳理,編制《燒結廠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同時圍繞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建設工作,強化責任落實,全面發力,確保機制、基礎建設兩手抓、兩手硬。
零容忍、抓落實,確保作業過程安全
“作業安全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環,我們必須檢查的嚴一點、細一點,不能放過任何風險,就算員工不理解也不能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只有員工安全了我們才放心。”燒結車間安全員蘇江在現場檢查時說道。
別人的事故就是我們的教訓。2022年以來,該廠各級管理人員強化作業過程管理,先后開展了監護人“精準幫扶”“管理人員上講臺講安全”“安全生產月知識競賽”等活動。通過制定各類作業通用監護標準,讓作業人員提前發現和糾正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建立《監護人管理職責》,進一步落實監護人作業過程中監護管理責任,所有參與檢修的人員在作業前必須開展作業風險辨識,嚴格按照作業風險度高低進行分級管控,確保了作業過程安全。在現場作業監督中,安全管理人同每日開展現場作業安全檢查,強化監督考核,對違章作業采取“零容忍”,以高壓態勢倒逼各級人員安全管理自主性、自覺性。
促落實、控風險 保障設備可靠運行
“主控室PLC監控畫面設置過多,遇到緊急設備故障時,多個畫面不能同時監控。”
“熱水箱水溫波動較大,未能滿足生產需求,通蒸氣加熱后,箱體上下溫差大,未能滿足工藝要求水溫>90℃,生灰消化降低,降低造球率……”
生產工藝、設備裝置的不合理性,為了解決員工在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問題,消除不安全因素,該廠安排人員集中診斷設備缺陷,科學制定設備維護保養和裝置檢修,通過給主控室PLC配加聲學報警系統裝置,當設備有問題或參數不達標時有聲控報警,讓員工第一時間發現異常,對熱水箱制訂標準方案,明確水位上限、下限要求,將箱體內蒸氣管道延長至熱水箱低部1米,末端封堵,管體開孔數量,使箱體內水溫均勻受熱,穩定溫度>90℃,保障了重大危險源風險可控,設備穩定運行。(燒結廠 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