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李蘭娟”還是源于“新冠肺炎”,向李克強總理提議“武漢封城”,那驚天一舉,令多少人敬佩不已。當讀過《與病毒賽跑的李蘭娟》后,對這位當代女性,我算是又重新認識了一翻,她的雷厲風行、大醫濟世、家國情懷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去肯定、敬畏和學習的。
讓我們跟隨時光的記憶去見證一下這位女性同胞給我們帶來的心靈震撼。先說童年,我們的童年大都是在父母的羽翼下衣食無憂、不知人生疾苦,而那時的李蘭娟卻沒有那么幸運,出生在農村的她,年少懂事,父親眼疾、母親操勞,她曾以選擇放棄讀書,來肩挑家庭重擔,但終因品學兼優,被人賞識,求學之路得以繼續。“你若盛開,清風自來”,此刻這是我所能想到的,而她的優秀也是不言而喻的。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點在李蘭娟身上不難發現。“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讀書使人心明眼亮,對于這來之不易的求學,她倍加珍惜,也更懂得感恩,把這一切化作更加刻苦努力的學習,少年壯志不言愁。
“漫漫長路其修遠”,對于夢想,很多人都是想想罷了,因為“現實更重要”,而李蘭娟不僅敢想更敢做,“棄師從醫”就是她人生踏出的第一步。在那個年代一份好的工作、好的收入足以改變家境,她卻選擇了去做低收入的“赤腳醫生”,不為名利、不圖富貴,只為醫治更多的人。忽然間我想到了魯迅“棄醫從文”的果敢,不管如何取舍,最終他們都以自己的方式成就了一翻天地。不得不說在追求夢想的路上,他們做到了極致。
從“赤腳醫生”到真正踏入醫學殿堂,她的美名早已在鄉間傳揚,而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與研究,只因看到數個生命從眼前消失,從此便決定與死神賽跑,義無反顧地投身肝炎治療研究。她立定目標和方向,堅信付出總有收獲,10余年來全力以赴,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李蘭娟的研究取得了驚人的成果,“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統”為更多的人帶來了生命的春天。不畏世俗、獨具一格、另辟蹊徑、科技創新,堅持不懈,她都一一做到了,也真正詮釋了“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從半路出家的“赤腳醫生”到今天實至名歸的“院士”,她用一流的專業技術,展示了女性的魅力。
再談2003年“非典”,誰能想到一個女子“敢為天下人先”,力排眾議,隔離千人,她所在之地人員沒有二代感染,并48小時內檢獲病毒核酸。如今依然,她提議“武漢封城”、身處武漢一線,與病毒作戰,并及早發布重大抗冠狀病毒研究成果,這就是李蘭娟,堅定、果敢,無論是孤軍奮戰,還是團隊協作,她都在以女性的溫柔、善良、賢惠、無私,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屠格涅夫說過:“人需要有一顆犧牲自己私利的心”。這一點李蘭娟不但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她放棄價值百萬的醫學專利,毫無保留地把技術授予眾人,只為患者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她創辦“樹蘭醫學獎”、推行“農民健康工程”等,用自己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所創造的一切為人民服務,她“醫者仁心、心懷天下”,一生的言行驚艷了歲月。李四光曾說:“我是炎黃子孫,理所當然地要把學到的知識全部奉獻給我親愛的祖國。”我想她大概也是這樣想的吧。
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她不腐朽,自然就燃燒了起來!抗疫的同時李蘭娟還不忘引導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振興中華是靠科技與國防,不是流量明星能擔當”,不要被繁華迷亂眼,“少年強則國強,培養科技的力量要從少年抓”,而她作為時代的先鋒,早已為我們樹立了標桿和榜樣。
作為女性,她不僅是一名醫生,也是一名母親,還是妻子,可她幾乎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事業、獻給了國家,七十三歲的她本可退居二線,安享晚年,而如今她卻披甲上陣;她是平凡人,是戰士,更是巾幗英雄,我仿佛看到了“替父從軍的花木蘭、重掌帥印的穆桂英、文武全才的樊梨花”,錚錚鐵骨,英姿颯爽。
“天生麗質不自棄,性若春水且剛毅;雷厲風行業興起,巾幗不乏英雄氣。”這就是李蘭娟的真實寫照,如今的她被眾人敬仰,這點我從不質疑,其實從她的“救死扶傷、親臨一線”,我們不但看到了她的家國情懷,還感受到了她身為女性慈母般的愛,因為她樂于奉獻,而“愛就是自然流露出來的奉獻”,這是來自心底的呼喚、如春風沐浴、如生命源泉。母愛堅韌不拔,超乎尋常,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的付出,偉大而平凡,然,她就是這般無私而博大,綿綿不斷,情誼深長不求回報。如今疫情當前,她更像母親一般守護在我們身旁,不離不棄,為護兒女周全,與病毒作戰。所以說,她值得我們每個人去敬重和愛戴。
愛因斯坦說過:“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新冠肺炎”在這場沒有硝煙戰爭中,李蘭娟深入險境,白發相見,與病毒比賽,一分一秒她都在努力奔跑。她用行動告訴了我們生命的意義。同時她是一個感恩的人,年少的經歷讓她懂得“知恩圖報”,她把這恩賦予祖國和人民,更愿意用行動去回報。此時此刻,她的名字也如春天一般讓我們充滿了信心與希望。紅顏御敵、須眉有魄,疫情之下,也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同李蘭娟一樣沖在抗疫前線,她們舍小家,保大家,在生命線上撐起著祖國的藍天。“風華為人杰,巾幗逞英豪”,執著追求,甘于奉獻,李蘭娟“巾幗不讓須眉”,以她滾燙的人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女性的力量。(燒結廠 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