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繁花盛開,鳥語花香,鶯歌燕舞,萬物復蘇,大自然的春天來了,那么我想,經濟社會和我們每個個體的春天也不會太遠。
人生旅途中有喜有悲,和太多的不可預料,今年的疫情讓我國經濟首先受到重創,人們被迫禁足,社會生產、國民經濟一度停滯不前,繼而是全球陷入疫情的泥沼,各國均飽受疫情的折磨,在網絡媒體上看見美國一位黑人婦女在丈夫因感染新冠肺炎離世,尸體無人處理下的絕望和無助,意大利女護士在疫情期間因高強度工作實在無法承受而選擇自殺……太多的普通大眾,悲傷的事例壓得人窒息。在災難之下,人本弱小。這次疫情對全球經濟產生巨大沖擊,尤其是對第三產業,即便疫情過去,部分產出損失也難以彌補。
當疫情在世界范圍內蔓延時,我們的國家和人民沒有袖手旁觀,持續向有需要的外國友人捐贈口罩、醫療物資,甚至派遣專業醫療隊伍,并呼吁:“病毒感染不分國界!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這是大國風范,為生在華夏而自豪。在疫情防控中,中國已經從“寒冬”走向“春天”,但世界的春天還未到來,只有各國聯手,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各國人民的生命安全才能得到維護。
受疫情影響的除了餐飲業、電影業,也無可避免的有鋼鐵行業,市場供需矛盾突出,同時全球性疫情導致出口難度加大,企業承受多重影響。扛過這個“嚴冬”,鋼鐵行業新一輪的春天便指日可待。
社會、行業如此,個人也一樣。在我工作的小鎮上,河堤北岸有一家老牌麻辣粉小店,味道好、客流大。老板是四川綿陽人,在異鄉經營小吃店已有十多年了,本以為是幸福的小日子,卻不曾想他們的大女兒患有先天性弱智,十二三歲的姑娘生活難以自理,夫妻倆原本生意就忙,孩子還得專人照顧,平淡幸福的生活就這樣被毫無征兆的打破了,看病的費用、生活的重擔,壓得他們早早白了頭。苦難只有經歷過苦難的人才懂,每每看見他們向每一位光顧的客人噓寒問暖、笑臉相迎相送,內心有感動,但更多的是敬佩,哪怕生活不公,他們也是頑強的,始終以積極者的姿態認真對待著生活。雖然生活沒有給甜頭,可老板娘依然熱情地對待著生活,在小店的周圍種滿了五顏六色的花花草草,和善的面對著每個人。
也許美好的明天鮮有希望,但平凡的人們從來沒有放棄找尋希望。一朵小花,一個笑臉,一聲問候,都足以慰藉心靈。
遠處,人們在田野里忙碌著播種、鋤草,農作物紅了又綠,在陽光的映襯下顯得生機勃勃,充滿了希望。江邊,一位老者用口琴吹奏著《在希望的田野上》,惹得魚兒在水中不斷翻滾,拍打出晶瑩的浪花。世界還是那么祥和,世界也終將永遠祥和。(工程管理部 嚴慧娟 湯繼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