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巴黎和會外交的失敗,青年學生紛紛走上街頭示威、游行,在帝國主義和封建殘余勢力的槍口下,奮起反抗。斗志昂揚的吶喊聲,響徹神州大地,黑字標語的白橫幅,喚醒民族沉睡。他們深刻認識到,等待在前方的是流血犧牲、是橫尸遍野,但青年人的熱血方剛與家國情懷,令他們大步向前,為爭取民主、科學而犧牲,為民族解放、國土尊嚴而拼搏。
時至今日,五四青年的精神,依舊熠熠生輝,激勵著無數青年人奮發向上、拼搏進取。實踐證明,青年人具有思維敏捷、行動迅速、態度積極的特點,是踐行時代使命的先鋒旗手,也是拯救民族于水深火熱中的逆行者。哪怕山高路遠,哪怕長途跋涉,青年人始終肩負擔當與責任,走在時代的征程上。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也面臨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時代使命。”是的,在二十一世紀里,機遇與挑戰并存,青年人要肩負起國家的寄托、時代的使命,迎難而上,踏浪前行,為祖國、為人民傾注所有。正如“五四運動”中的青年學生,將個人利益拋之腦后,為洗刷中華民族的恥辱、為自由抗爭到底。
然而,在和平的年代里,我們青年人究竟肩負著什么樣的使命,又該朝著什么樣的方向前進呢?那就是小到心系企業發展,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為建設現代化企業而奮斗,大到心有家國情懷,參與到祖國的建設中,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
中國夢,是目標清晰的,是方向堅定的,是代表著新時代中華民族的使命,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僅是國家的時代使命,也是每個人的時代使命。而熱血方剛的青年人,理應以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沖在最前頭,為中國夢而不斷努力、貢獻力量。
我們青年人,在智能新時代下,擁有優越的學習條件,必須用知識武裝自己的大腦,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成熟的想法付諸于行動,不斷探索,不斷踐行,創新思維,爭優創先,實現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哪怕舉步維艱,哪怕寸步難行,我們也要有攻克難關的決心,為中國夢的實現注入澎湃動力,為企業乃至國家的建設提供堅實的保障。
這,就是我們青年人畢生的追求。(設備管理中心 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