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在定軍山制作木牛流馬運糧,不但將糧草的成本減少到最小,而且對自然沒有絲毫污染,成為后輩爭相效仿的楷模。
公元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柞水月亮埡的一席話讓全場人凝神靜聽:“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要當好秦嶺生態衛士,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他說,“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古往今來,偉人們都深知保護秦嶺,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迎合鋼鐵企業清潔生產、智能化的大趨勢,2020年8月,秋風送爽,丹桂飄香,陜鋼集團漢鋼公司一行100多人,分兩批從“一江清水送北京”的沔水之濱,定軍山下出發,西東穿越秦嶺五百里,到達牛背梁下的禹龍大酒店,開始了為期半月的陜鋼2020年鋼鐵專業技術人員提升培訓。我有幸參加了陜鋼集團2020年鋼鐵專業技術人員提升培訓軋鋼班的學習,通過對優特鋼棒線產品質量與工藝控制;低溫軋制工藝技術開發及其工藝應用;控冷控軋原理及在微合金產品、工藝開發中的應用;EBSD技術等等的聆聽、學習和思考,體會頗多。
高“山”仰止。這次培訓規格極高,老師均為北京科技大學的博導、博士后、博士等。培訓老師通過自身淵博的學識和深厚的專業素養,結合現代軋鋼現狀和未來的發展方向,深入淺出的進行了悉心教導,各有所長,百家爭鳴。對我印象較深的是控軋控冷,這剛好貼合我們1#高線的改造升級,使我對產線升級改造有了明晰的認識;材料類課程讓我從實踐到理論,有了更加深層次的認識。通過鋼鐵前沿老師的點撥,使我認識到軋鋼發展也日新月異,精益求精。我們集團想擺脫低端產品的局面,就必須開發優特鋼。盡管我們已經開發了鋼絞線和焊絲鋼,但是離軋鋼現代發展還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1.缺乏對未來發展方向的判定。2.現場操作、維修水平低下。3.專業研究人員匱乏。通過這次學習,我們對解決以上問題找準了目標,有了明晰的解決方法。通過我們不懈的努力,我們也能提升企業的品質,更加具有競爭力。在一座座大“山”循循善誘諄諄教導下,我們每一個學員也開始了艱難的爬山,登山而小天下!
身邊的大“山”。“三人行,必有我師”。這次培訓軋鋼班五十多人,來至不同的單位,不同的崗位。雖然各個學員專業技術的能力不一致,但是通過這次學習溝通,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閃光點,“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對自己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幫助。像我們的班長,的確專業技能出類拔萃,與博導、博士們能夠進行很好的溝通,使我們身邊學習和追趕的榜樣,是漢鋼公司每一個軋鋼技術人員的楷模和標桿。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邊工作、邊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做一個緊跟技術發展潮流的新型軋鋼人。作為一名金屬壓力加工專業畢業的技術人員,從畢業以后,幾乎沒有再系統的進行過集中理論學習,隨著25年時間流逝,自己在學校所學的一點東西,都忘得差不多了。通過這次學習,使許多專業知識點恢復了記憶,再加上25年來在軋鋼工藝、設備中的工作經驗,親身經歷了陜鋼集團軋鋼的誕生和飛速發展,再回過頭來坐在教室里,進行理論學習,許多知識點能夠在日常工作中得以體現。以前學習是盲人摸象,一知半解,為學習而學習,對鋼鐵本質很陌生,沒有實踐認識,現實中也是不動腦子,一味簡單的執行固有的工藝、設備參數,也沒有去探討有何依據定下的工藝參數,設備承載率等等,合不合適,需要不需要進行改進,知其然,不知道其所以然。通過這次學習,我明白了好多工藝參數的由來,也發現了一些我們現場存在的問題。這次培訓完畢,我為自己安排了一個五年學習計劃,邊工作邊學習,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請教身邊的每一座大“山”,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遠“山”的呼喚。我們現在生產現狀,處于相對落后的地步,徘徊在低附加值的民用鋼,而且噸鋼消耗多,包括原材料和人力物力。生產工藝譬如煉鋼,加入合金量憑經驗添加,這對鋼材性能來說,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產生無法控制的影響。二是軋鋼現場溫度控制,水冷控制也不嚴謹,有時為了追求產量而忽略工藝要求,不管各道次鋼溫是否符合要求,只要能順利收集就算完成任務,甚至不服從質量控制人員的要求等等。三是現場檢測計量設備大量流失,智能設備失靈,沒有及時恢復和更新,對生產品種鋼影響很大,導致軋鋼過程處于半失控狀態,沒有一個明確清晰的控軋。四是維修人員能力不足,無法精準維修進口設備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急需提高的地方。在未來我們要突出改革創新,遠近結合,更加注重以解決長遠問題的辦法來應對當前挑戰,立足國情,緊扣國計民生,認真研究一批周圍地域對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全局帶動性強的重大工程,緊緊圍繞社會建設、生態環保、改善民生作用顯著的重大項目。對軋鋼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軋鋼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度的軋鋼行業研究報告,以專業的研究方法幫助客戶深入的了解軋鋼行業,發現投資價值和投資機會,規避經營風險,提高管理和運營能力。只有我們不斷的更新自己的觀念,變被動市場為自動出擊,向著更遠的“山”不斷的靠近,全面提升我們陜鋼集團的企業品味,清潔生產,智能改造,花園式旅游景區,打造成西北地區乃至全國最具影響力的高端鋼鐵服務商!(軋鋼廠 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