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信不信相由心生?反正我之前是不信的,我認為這完全有點唯心主義,可是一次培訓有幸聽了幾十位教授授課,見了很多高知分子,我突然意識到真的是相由心生。
其中比較明顯的是一位給我們講文學素養的付教授,他穿了一身深色西裝,白襯衫,沒有系領帶,利落的短發,還有干凈的臉龐,慈眉善目,看到他時你的腦子里不由自主地就會浮現出幾個詞:溫文爾雅、溫潤如玉、謙謙君子。他的臉上有一種平和、大氣、沉穩和儒雅。付老師說的第一句話是“各位領導,非常有幸給大家匯報一下我學習的情況。”付老師大概五十多歲,卻謙卑地做二三十歲的聽講者,你看,杜老師他非常謙虛,而這種謙虛也已經深入骨髓,也已經沉淀到他的臉上。
還有一位講心理健康的女教授,裴老師,穿著時髦,但并不張揚,稍泛紅的利落短發,淡淡妝容,老師還沒有說話只是看著你的時候,她眼睛始終是彎彎地微笑著,說起話來特別溫柔、親切,講課更像是朗誦文章,讓聽講者聽得很舒適。另外裴老師也是法院青少年犯罪外聘的心理咨詢師,她講了一個案例,在她去給一個意外致人死亡的青少年進行心理咨詢,得知第二天就是這位少年十八歲的生日時,裴老師在包里找到了一顆巧克力,然后遞到少年的手中,并緊緊地握住這雙手,說道:“這雙手是用來創造勞動價值的手啊!”少年熱淚盈眶。裴老師見了太多的人生百態,世事無常,所以她的面部更多的是呈現出一種善良、祥和、誠懇和沉穩。
那么,為什么相由心生在這些教授身上呈現這么明顯呢?我想是因為教授知識淵博、見多識廣,當他們在面對生活的瑣事和生活的困苦時,那種歷練慢慢在心里沉淀,隨著時間的延長,這種沉淀愈發煥發出強大的能量,這種強大的能量通過面相就呈現出來了。我認為所謂的面由心生就是指經過一定歲月洗禮才能呈現出來的,我們不會去說一個小孩的面相如何。而我們普通人之所以面相普通,是因為我們的知識只夠生存,見識也不夠深廣,心態沒那么平穩,心胸也沒那么豁達,各方面的都平平無奇,更談不上能量的沉淀和蓄積。當然也有負能量特別強的,比如尖酸、刻薄、斤斤計較,那必然想是尖嘴猴腮的模樣。
“腹有詩書氣自華”相由心生,我想更多的是一個人所呈現出來的文化內涵,想要自身素養高雅、就要不斷地沉淀、積累。(計量檢驗中心 馮紫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