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老師常說:“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你在學習的時候,你不一定在進步,因為別人也在學習,但當你不學習的時候,你一定在退步,因為別人還在學習。”看似簡單的話,卻蘊含了無限的道理,在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不進步,則為退步。尤其是在參加工作以后,沒有一張張鮮紅的試卷來衡量與檢測我們階段性工作效果,更容易在紛繁復雜,日復一日的日常工作中湮沒了自身不斷進取,善于變通的特質。
斯賓塞·約翰遜《誰動了我的奶酪》這本書給我很大啟發,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如何能擁有更多的“奶酪”,首先要有著敏銳的嗅覺,要有危機意識和未雨綢繆的眼光;其次要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創新是事物發展的動力與源泉,工作中要積極付諸行動,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以便提高工作效率;最后要階段性地進行自我總結,自我檢測,反思階段工作中的優點與不足,取長補短,不斷進步。
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搭上國企改革“雙百行動”的快車,企業不斷發展變化,以效益為導向的管理模式、市場化用人機制和薪酬機制的不斷探索,兩化融合的深度推廣、智能制造的逐步上演,已完全打破了傳統的以資論輩,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如果我們不轉變觀念、不學習,不行動,則很難適應企業發展的要求,最終會被淘汰。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我們要時刻保持奮發意識,擊退懈怠心態,快速適應變化,從披荊斬棘中謀求發展,從看似紛繁復雜,日復一日的工作中謀求創新,加強自身學習,主動作為,積極探索,不僅為個人的發展注入更多新鮮活力,同時為公司的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行政人事部 黃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