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柜子上至今還放著那臺黑白電視機,因為年紀大了,它已經無法啟動,只是扮演著裝飾品,點綴著我們的歲月,是我們記憶的“劃痕”,讓我們看到它便不覺地懷念那些有它陪伴的時光。
電視機在我的童年時代是個稀罕物件,別看今天高清大屏高科技的電視機隨處可見,但在我們那個年代,誰家要是能有臺電視機,那準是讓全村人都羨慕的對象。
我猶記得那臺黑白電視機第一次來到我們家的場景。那天一早父親就揣著攢了好久的錢,搭上同村開往城里的“順風車”——一輛拖拉機就出發了。雖然我們都央求父親要跟著他一起去,可他沒有答應:“你們去,把要是頑皮起來把電視摔壞了怎么辦?”一向對我們百依百順的父親第一次拒絕帶我們進城。那天父親臉上洋溢的微笑都快掛到了耳根,笑容中似乎又帶了點得意洋洋的神情,然后健步如飛的離開了我們的視線。
父親離開家后,我們就急不可耐地一遍遍走到家門口去張望,張望父親走時的方向,期待著父親早點回來。
“來了嗎?來了嗎?”我們輪流去放哨,等“放哨”的人回來后便焦急的詢問,結果總是失望而歸,但最終我們還是把電視機盼來了。父親和一位叔叔抱著電視,昂首闊步地走在路上,我們飛奔向他們。很快電視機裝好了,裝在了堂屋里,一進門就能看到。那時電視機并不大,一塊凸出來的屏幕,后頭挺著一個很大的“肚子”,外殼是黑色,帶一個旋轉的按鈕和幾個調節音量和開關的按鈕,電視機的天線很長,需要架到屋頂,父親爬上高高的屋頂,支愣起天線,在我們焦急的喊嚷中電視總算裝好了。于是我們迫不及待的按下開關鍵,只見那凸起的屏幕上先是閃出一片白,接著出現人聲,然后畫面就出現了。
當我們終于看到電視中上演著節目時,興奮地拍起手來,鄰居們聞訊趕來聚集在院子中紛紛驚呼電視的神奇:“怎么那么小一個屏幕能裝下那么大一個人?”“人是怎么在那么狹小的空間里還又唱又跳的?”人們議論紛紛但很快注意力就被節目吸引了,最讓我們喜歡看的就是電視連續劇和動畫片。
因為我們家買電視比較早,村里頭還沒有,所以每天傍晚收工后父親就吆喝大家來我家看電視,我家堂屋小裝不下那么多人,父親就把電視搬到門廊下,鄰居們就坐在院子里看,有時候我家院子里能擠滿了人。
大家聚精會神的盯著電視,遇到令人氣憤的劇情,大家就氣呼呼地指著屏幕里的人罵,遇到大團圓結局便會拍手叫好。多少個夜晚,我們像一家人一樣聚在一起,在漫天繁星的陪伴下觀賞完那些迷人的劇情。我們說著,笑著,罵著,拍著手……成為記憶里最快樂的一段時光。
如今黑白電視早已退休,被母親縫制的花布遮蓋著,歲月已經讓它變得老態龍鐘,當鄰居們來我家串門看到它時,還會回想起以前的情形,大家津津有味地回憶,老電視默默無言,歲月在我們心中沖刷了一道鴻溝,那樣齊聚一堂的日子終究只剩下回憶了。(動力能源中心 郭超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