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了,他們都一個樣,那些方臉、長臉、圓臉,那些幼小的、年輕的、年老的,他們像是不會被時光摧殘一樣,多少次我回去,臉還是那樣,性格還是那樣。我的老鄉,我的故鄉人,看著我長大的,我看著長大的,陪著我一起長大的故鄉人,時常出現在我的夢境。那份牽掛有別于親情、友情,卻一生縈繞在我的心間。
多少年了,有些人徹底離開了那個村莊,成為城里人,成為富豪,實現了身份轉變、階級跨越,但更多的人留在了那里,把根永遠地扎根在那里,不愿意挪開,拒絕外面的花花世界。“過慣了這樣的日子哩,去哪渾身都不舒坦。”“沒有比這再好的地方了,我熟悉這里的人,這里的地,這里的莊稼和牲口,離開一會兒就焦著。”“我的一部分生命已經同這里的樹啊,花啊,草啊,莊稼啊,牛羊啊長在了一起,根本分不開。”在閑聊的時候,我曾經和一些老人談起離開這里的話題,老人們用粗糙又詩意的語言回答了我。我看著他們慣常忍受喜怒哀樂的滄桑的臉,內心既是感動又是悵然。
這些是看著我長大的人,小時候孩子淘氣,總免不了糟蹋過他們地里尚未成熟的玉米與瓜果,打破過他們糊滿舊報紙的窗窗,驚嚇過他們的雞和牛羊,但是他們是那么包容,就像鄉村的土地一樣,不呵斥我們,更不要說打。他們包容著我們也把鄉村的智慧教給我們,會給我們講故事,會告訴我們農活該怎么干,在他們的引導下,我們熟悉了村子的來龍去脈,也熟悉了莊稼的本性。
陪伴我長大的人,只有很少一部分留在了村里,更多的伙伴和我一樣,背井離鄉,到別處謀生。因為我們以為肥沃的土地并不能帶來房子和更多的收入,為了未來,我們必須把根從那片土地拔出來,然后“病怏怏”的在別處生長。這些陪伴我長大的人,多少年也是一個樣,他們的樣子,他們的喜好,他們的性格,他們的往事都如烙印一般印在我心上,因為我們共同經歷,所以從不會忘記。現在,以往一起玩耍,一起闖禍,一起分食一個瓜、一片饃的我們分開了,有些人更是再也見不到了,每每想起,心里頭就難過。
我看著長大的人,是村里新新的一代,他們出生在一個生活優渥的時代,無憂無慮的完成學業。許多是大學生,他們的廣闊天地在外頭,所以無一例外的他們都遠走高飛了,像是候鳥一樣,每年只在某個時間回來,然后再離開。
村子里的老人少了,孩子少了,人少了,稀稀拉拉的像是營養不良的土地長出的莊稼,一腳踩不出個顆粒來。但那些人的臉龐,那些人的故事還是會一一浮現在我的眼前。縱使生命一個個逝去了,還是有一些人記得曾經的曾經,記得那些人,記得那些事。(動力能源中心 郭超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