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你帶著隨從從大漢出發,用一身正氣感動匈奴單于。
十載歲月中,你孜然一身輾轉各處,用不屈氣節贏得尊重 。
從青絲到白發,容顏易老,但初心不變。
故事發生在漢武帝統治后期,衛青病逝,李廣利自殺,漢朝與匈奴抗衡的利器越來越少,漢武帝改變了策略,采用更為懷柔的策略,派蘇武等人出使匈奴。此去兇多吉少,在匈奴又遇到了劫掠單于母親被揭發并受牽連的事情。
在多事之秋、衛律,李陵紛紛投降于匈奴。在衛律的威逼利誘和李陵聲淚俱下的講述下,依舊以皇帝于我有恩回絕。在絕望中堅持,對抗匈奴惡劣的環境,一腔愛國熱忱不言而喻.
面對匈奴對生命的威脅,蘇武不屈,面對極端的生存環境,蘇武不降;衛律自言馬畜彌山,封侯拜王,蘇武不為所動,李陵控訴陛下春秋高,法令罔常,蘇武只是說我三代皆受陛下禮遇,無論是物質上的誘惑還是精神上的折磨,蘇武用頑強鎮定化解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經歷了無數外族入侵,在不屈服的中華兒女面前,華夏大地從一次又一次的戰火中涅槃,皆是因為有如此華夏兒女,方能民族文明綿延不絕。
而今世界形式復雜多樣,國際霸群主義強權政治肆虐。在中華民族奮斗幾千年來依舊需要保持和發揚此類精神。修昔底德陷阱揭示了大國崛起的必然路徑,在去年的中美貿易戰,
中興遭到打壓,華為的美國市場斷裂。如今歌舞升平的時代,海平面下暗流涌動,作為一名企業員工,應當擁有國際視野,積極關注市場的動向,了解市場走向 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核心競爭力。同時在技術成熟,產業結構調整,三去一補方興未艾的時候,更應該擁有斗爭精神,在不斷變化的國際國內環境種提升技術,實現產業的更新換代,跟上時代的步伐。
愛國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信仰能夠使得人有動力有力量,正是對祖國的熱愛,蘇武撐過了大漠塞北的寒風,撐過了牛羊被盜的絕望,撐過了粘毛聶雪的困境,因此今天的企業,在大是大非上愛國意識和責任感不能缺失。今年還沒結束的疫情,今年河南的洪水,都見證了企業的強大作用。京東的物流,鴻星爾克的捐款,胖東來公司的支援,都是當代企業家精神的集中體現,都是責任感和愛國熱情的提現。作為一名員工,應當把自己融于祖國的偉大事業建設中,也希望企業未來的發展也能夠在祖國的偉大建設中熠熠生輝。(軋鋼廠 莊亞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