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怕冬至”,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過了冬至意味著一年即將要結束。在我的家鄉,每年冬至,都有吃餃子的習俗,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我的耳邊還時常回響著媽媽的嘮叨語錄“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小時候家境一般,似乎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偶爾吃上點肉,所以那時候特別喜歡吃餃子,也就格外喜歡冬至這個節日,因為冬至要吃餃子。母親的手藝特別好,無論什么材料經過她的手都會變成特別好吃的美味佳肴,每年她都會變著花樣的給我們包餃子,有大蔥肉的、芹菜肉的、核桃蘿卜的、韭菜雞蛋的……至今想起仍然回味無窮。
如今,因為工作、家庭等種種原因,許多節日的習俗已經淡出了我的生活,唯有冬至吃餃子這一習慣還是沒有改變。以前的冬至對我來說就像是一種關懷,享受著來自父母長輩的愛與囑托,如今的冬至更像是一種寄托,仿佛吃過餃子就回到了小時候,不曾長大,不曾離去,所有人都在一起,笑著、鬧著……猶記得小時候的教室沒有暖氣,也沒有空調,特別冷的時候就靠個煤爐子取暖,可是一個小小的煤爐子對于偌大的教室來說顯得有點杯水車薪,一個冬天下來總是會有那么幾個同學被凍傷,有的凍手、有的凍臉、有的凍腳、有的凍耳朵……輕一點的只是紅腫,重一點的直接凍裂流膿。我算是輕的,只是耳朵被凍得發癢、紅腫,輕易看不出來。后來不知怎的還是被母親知道了,她就念叨了一句“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當時也沒當回事,只是記得第二年的冬至日,母親用保溫桶裝著餃子讓父親給我送到了學校,這個驚喜差點沒把我感動哭了,因為這是從小到大唯一的一次送飯。再到后來,上大學了、工作了,離家遠了,就幾乎吃不到母親親手包的餃子了,不過每年冬至前幾日她都會打電話提醒我,冬至了要吃餃子。
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辦公室也有暖氣、空調等等,再也不會出現小時候凍耳朵的現象,但是這個習俗還是在一代代的傳承,就像小時候母親對我說:“今天冬至,快來吃餃子”。如今,我也在對我的孩子說:“金豆豆,今天冬至,快來吃餃子。”今年的冬至又是個工作日,母親剛剛打來電話例行提醒吃餃子。婆婆也發來語音:“今天冬至,我中午包餃子,記得回來吃哦。”
“金豆豆知道今天是什么節日嗎?”“知道啊,今天冬至,是一個充滿幸福的愛的節日,媽媽,吃餃子了…….”歡聲笑語,經久不散,幸福如此簡單。(董珂)